查看原文
其他

马云的“刚性建议”为何被怼?一场劳动价值的文化转型

赵旭东 南都观察家 2019-07-26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全文1800余字,读完约需4分钟


如果一个人从来都生活在一种由父母、亲戚、友朋和同事等等关系网络所构造出来的丰饶的空间里,在其中可以任意消费,不用关心超市的价格标签,手指轻轻点击屏幕即可购物,思想随之无拘无束,“寻得开心就好”,那么他面对的价值观念也不会再是单纯的“劳动创造价值”。


不论一个人的名声、地位和财富是怎样的,都应该清楚地知道,终究,人是活在一种生活价值的意义之中,而非活在机器和金钱之中。所谓“马云的错”,大概就是错在了这里。


马云作为这个改革时代的创业先锋、社会成功人士以及富有阶层的代表人物,甚至可以算作是比他更为年轻一代人的偶像。他最近试图以自己独特的成长经历来劝慰大众听从他的刚性建议,实行一种所谓“996”的工作制安排,也就是要大家未来要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一周工作六天。其实,有很多人已经身处这样的工作节奏。


很可惜,他的自负惹来了一片骂声,他也因此“中枪”,出来解释、道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方面,他所迷恋的互联网思维给他带来了一种丰厚的财富回报,获得了一种改革的红利;另一方面,与他并非生长在相同环境之下的新一代人,也就是那些跟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部分网民,开始真正用脚投票,以一浪高过一浪的反抗和吐槽之声向他们曾经的“欧巴”甚至“马爸爸”说“不”。


这喧嚣一片的唾沫几乎要将一个在兴起不久的网络时代所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彻底摧毁掉,似乎还真应了那句流行语,“长江后浪追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在这个意义上,马云似乎是在玩火。


但无疑,这次他真的错了,而网民做对了。虽然他之后写了一份诚恳的道歉,但他却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且更不知为何而要道歉,他显然是在一种稀里糊涂的思想怂恿下的恐惧性的道歉。他在思想上的麻木更显出了一种妄自尊大。


要知道的是,这个时代有关于生命之中的劳动以及生活价值的观念在悄然发生着转变,而一个高高在上的公司领导者,一个曾经的锐意进取的改革受益者,竟对此一无所知,一再地使自己走向深不见底的深渊之中。这正如当年的革命领导者孙中山写下的那句肺腑之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显然,谁停止了行动的脚步,谁就会被一个新时代的巨浪彻底地甩在后面。如果仔细观察这其中的种种变化,可以肯定地说,一场有关于人的劳动与生命价值的颠覆性的社会运动正在当下的中国乃至于整个世界发生,而在此过程之中,一种旧有的生产和劳动价值也必然会被一种新的价值逐渐替代。年轻一代的生活实践也终将告诉旧一代所谓成功人士,过去那种自我炫耀的理性选择实则缺少文化品味,因为缺乏品味,旧一代人已难以博得新一代人的青睐。


显然,在旧一代人试图以旧的“劳动创造价值”来劝慰年轻人时,新一代人实际上早已过上了“原初丰腴”的生活,因为大多数人出生的环境已经告别了匮乏。如果一个人从来都生活在一种由父母、亲戚、友朋和同事等等关系网络所构造出来的丰饶的空间里,在其中可以任意消费,不用关心超市的价格标签,手指轻轻点击屏幕即可购物,思想随之无拘无束,“寻得开心就好”,那么他面对的价值观念也不会再是单纯的“劳动创造价值”。因此,谁又有能力和资格去要求这一代人还像福特汽车时代的流水线产业工人那样,在固定时间里的挥汗如雨呢?


如果有机会选择一种随意性的工作,人们绝对不会选择那种固定化了的时间和生活安排。一个在乡村里自由生活的农民,初到城市打工时可能会不适应,这就是人性的反应和遗存。要知道,人首先是一种能够行动的存在,同时还是以基本需求为满足的动物,只是在这之上又专门附加上了一层文化的面纱而已。


在这里还应该用马克思的话来提醒那些社会之中的资本拥有者和控制者,资本主义生产的时空安排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绝非是有人类社会以来普遍存在的,而是在一种特殊语境之下的特定历史的产物。当新一代人真正有了条件去将其所控制的束缚枷锁一层层地予以拆除和打破之时,他们会义无反顾地这样去做,而且谁或者任何的力量也都似乎无法真正阻挡这样的新一代人的作为。


这次对于“996”工作制的反抗,应该可以看成是新一代人做出无意识抵抗的一次实际操演,他们的集体发声是对仍旧还采取机器大工业化时代的时空安排和人性思维的一种最为直接的抗拒和不合作。这在过去恐怕是一件不可想象之事,因为在那个时代里,又有谁会真正有一种勇气去怀疑那种按点上下班,周末还要必须加班的工作时间安排呢?但是在今天,首先可以说是,人们的思想改变了,随后一种与之相伴的价值也跟着发生了改变。当然,最终文化也会自然发生改变。这样的改变绝不能以一种好与坏来作为评价的标准,它真正意味着打开国门四十余年的中国将迎来一场基于劳动价值改变的文化转型。


无疑,在一个新时代里,一种新的富有文化意义的价值因为一代人而来到我们的这个世界之中,我们在静观其变,但也必须要从一种文化转型的高度去积极理解这其中价值转变的意义内涵。无论理解的结果是怎样,但有一点至少应该是大家共同能够理解的,那就是不论一个人的名声、地位和财富是怎样的,都应该清楚地知道,终究,人是活在一种生活价值的意义之中,而非活在机器和金钱之中。所谓“马云的错”,大概就是错在了这里。


*本文已加入“留言赠书计划”,优秀留言将有机会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书单内图书一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